北京服装学院是一所有着深厚家国情怀和鲜明办学特色的时尚高校。学校前身是1959年2月创建的北京纺织工学院,1961年7月更名为北京化学纤维工学院,1987年2月改扩建为北京服装学院,是我国第一所公办服装高校。1998年,学校划归北京市管理。2019年由理工院校转为艺术院校,2020年明确为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型大学。
学校秉承“与美同行”的校训,在服装服饰文化、服装服饰传承与创新设计、服装新材料和高性能服装、产品与数字化媒体设计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应用方面具备独特优势,逐步形成了“以艺为主,服装引领,艺工融合”的办学特色,建立了面向服装全产业链的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以设计学为龙头,工学为支撑,艺术和商科为两翼,艺、工、经、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设有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服饰艺术与工程学院、材料设计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时尚传播学院、商学院、文理学院、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专业设置覆盖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在服装服饰领域的学科和专业建设水平国内领先。学校拥有全日制本硕博在校生7200余人,其中本科生57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1400余人。2024年,学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设计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取得重要突破。现有1个博士人才培养项目,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设计学2019年被评为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设计学和艺术设计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及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设计学排名前3%-7%,艺术设计排名前3%。2023年,“服装学”新兴交叉学科平台建设项目获批北京市首批交叉学科平台建设试点。学校现有本科招生专业24个,其中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4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专业获批“双万计划”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2024年软科专业排名中,获评3个A+、7个A,4个专业位列前十。学校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毕业生自主创业率多年来均在5%以上,涌现出了例外、Grace Chen、UOOYAA、熙上等众多优秀设计师品牌,是活跃在行业前沿的创新力量代表。
学校拥有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865人,其中专任教师65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37%。多人入选国家级人才、北京学者、青年北京学者、北京市战略科技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市级百千万人才工程、长城学者培养计划、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等,多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多人担任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市级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国家重点技术研发项目负责人等,汇集了包括“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中国珠宝首饰设计大师”在内的众多行业领军人才和学者。聘请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前副校长Ann Priest教授以及蒋士成、俞建勇、孙晋良等多名院士担任特聘教授,为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厚植土壤。
学校设有教育部研发中心1个、北京市研发中心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北京技术转移中心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首都科技条件平台1个。在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残联、北京冬奥组委会等指导下,分别建设北京服装学院国家冬季运动服装装备研发中心、无障碍服装研究中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研发实验室,研发的高性能比赛服攻克核心技术,助力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多项金牌。成立“安全防护用功能高分子材料联合实验室”“阻燃纤维材料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平台,环保型阻燃材料、功能聚乳酸纤维研发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学校立足学科前沿,设立服装科技研究院、服饰文化研究院、中国生活方式设计研究院、时尚研究院、运动时尚创新研究院、新时代中国美研究院、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暨创新设计中心、前沿交叉研究院、李之檀先生服饰文化研究中心等机构,产出大量原创科研成果。建有全国十佳特色民族服饰博物馆,具有全国高校唯一的“织绣”和“皮革”文物修复资质,成为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
学校始终坚持国际化办学,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法国时尚学院等近40余所国际知名院校签署合作协议。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艺术类人才培养特别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以师生互访、国际课程、联合工作坊、联合展览展示等多元内容深化务实合作,培养具有宽广视野的国际化创新人才。发起成立国际首饰设计高校联盟,主办国际青年设计师邀请赛(IYDC)、北京国际首饰艺术展、“设计马拉松”、“意大利制革之美”等高规格国际赛事、展览及论坛活动。在2023年QS世界大学艺术设计学科排名中,位列中国内地第8名。在全球知名商业杂志《CEOWORLD》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佳时尚学院排名榜中名列中国第一,在BOF全球时装学院影响力评选中位居亚洲第二、国内第一。
党的二十大以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谋划了“一个目标、两个立足、三个融合、四力优势、五大工程”发展思路,着力打造具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准的时尚教育高地。下一步,学校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接续奋斗、勇毅前行,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北服力量。